欢迎您访问贵州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贵州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http://zsksy.guizhou.gov.cn/)为准 登录  网站导航

贵州自考网

自考热线:400-0929-629

2007年10月自学考试《外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

编辑整理:  贵州自考网 发表时间:  2018-05-23   【   点击数:

  第三节 苏联时期的报业

  苏维埃政权初建阶段:取缔资产阶级反动报刊,建立社会主义的新闻体系。党采取了一系列组织措施,克服行政重重困难,在国内战争和经济恢复时期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报刊为主、以地方报刊为辅,以党的机关报为主、以服务于不同读者的专门报刊为辅的新型报业网络。

  当时建立的中央报纸:《真理报》:1917年在彼得格勒恢复原名出版。《消息报》1917年在彼得格勒出版(苏维埃政权的正式机关报)。《贫农报》,《经济生活报》,《民族生活报》,《劳动报》,《红星报》,《共青团真理报》。

  新经济时期报刊方式的调整:列宁曾三次提出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上来,与此相适应,要求报纸调整方针,把经济报道放在宣传的首要地位。

  革命胜利前后列宁的主要报刊思想: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任务、功能等有精辟的阐述:

  ①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作用: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②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一贯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

  ③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列宁十分重视新闻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又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阶级性质。批判了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

  ④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列宁提出了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的新方针。

  ⑤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列宁一贯重视发动群众办报。一定要让所有革命民主主义者都来写稿,都来报道有关运动的消息,发表自己的意见。

  解冻的年代:赫鲁晓夫认为以前的报纸言论过于沉闷、保守,允许有限度的开放新闻自由。于是苏共二十大以后,国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段比较活跃的时期,被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称为解冻的年代。一大批30年代大清洗中受害者恢复了名誉,报纸上开始触及过去属于禁区的问题,对工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重大问题,报纸上也逐步接触和揭露。

  苏联新闻体制的含义:一是指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机制,一是指国家对媒介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方式。

  苏联新闻体制的特点:①新闻媒介全部国有。②媒介管理高度集权。③媒介功能只重宣传。④信息来源十分单一。⑤媒介言论高度统一。苏联新闻业的这种体制,具有集中、统一、封闭的特征。

  苏联第一部新闻法《全苏新闻法》:1990年6月正式通过。几个重要规定:①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②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③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

  第四节 独联体各国报业现状

  俄罗斯目前的新闻体制特点:

  1.多元化的媒体归属形式:①官办报刊。②政党报刊。③同仁报刊。④商办报刊。

  2.多样化的媒体调控形式:①行政手段。②经济手段。③法律手段。俄罗斯联邦1991年12月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法》。

  独联体其他国家现状:①新闻媒体纷纷改换门庭。②出现了信息贫乏状态。③报业活动出现无序局面。④对媒介的法制管理开始起步。


本文标签:贵州自考 学习笔记 2007年10月自学考试《外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crzkw.cn/

本文地址:http://www.crzkw.cn/xxbj/1339.html


小编提示: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贵州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贵州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贵州自考网课程中心

贵州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贵州自考便捷服务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入考生微信群
①学习交流、②考试提醒、③自考解答
④自考资料、⑤新闻通知、⑥备考指导

  • 视频课程
  • 真题下载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修03706

内科护理学(一)

内科护理学(一)

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