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自考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指导第六章
编辑整理: 贵州自考网 发表时间: 2018-05-23 【大 中 小】 点击数:
第六章 社会研究中的测量
简答题:
1、社会测量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概念化?
首先,概念是人们主观上对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抽象概括.
其次,有些测量对象纯粹是一种理论建构,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概念定义.
2、测量有哪几个层次?
在量化测量中,按精确度由低到高,分为四层:
1.定类测量.(根据属性不同)
2.定序测量.(不仅根据属性进行分类,而且还根据属性强度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顺序排列.这个距离不等于所测属性强度的间距.)
3.定距测量.(以相等的固定间距来确定属性强度的实际距离.但数字相互之间的关系不等于属性强度的关系.)
4.定比测量.(将属性强度间的比例关系用间距数字间的比例关系表示出来)
3、信度与效度有什么关系?
信度与效度是评估测量质量的两个标准.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没有信度就不可能有效度,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首先,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
其次,不可信的测量,一定是无效的.
再有,可信的测量,不一定都是有效的.
4、操作化具有什么意义?
概念化的过程是在理论层次上对概念进行了名义定义.即在层次对概念进行操作定义.
通过操作定义,概念转换为变量形式,即转变成了能有不同取值的概念,可以直接观察的变量又称为指标,对于比较具体的概念,可以通过单个指标进行测量,对于多维度、比较抽象复杂的概念,必须用一组指标才能进行测量,每个指标负责测量其中的一个维度.变量是多个指标的一种综合,能通过对指标观察结果的综合来实现.这种综合观察被称为复合测量,常见的形式包括量表和指数.由概念到指标,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因此,每一个概念都可能会有不止一个指标与之相对应.
5、社会研究中常用的效度有哪几种?
主要有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
表面效度:人们头脑中的印度与学术界的共识之间的吻合程度,吻合程度越高,表面效度就高,是否有表面效度,基于个人的主观判断.
内容效度:测量工具代表概念定义的内容越多,则内容效度就越高.
效标效度:又称"准则效度”,根据比较标准与测量结果之间是否在时间上有延迟,又可将效标效度分为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两种类型.
论述题:
1、测量对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哪些意义?
第一,测量可以使人们客观和精确地把握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的状况.
第二,测量工具通常比人的感官更敏感,因此通过一定工具而进行的测量往往比仅靠人自身感觉的测量要精确得多.
第三,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测量,有时候还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物体和现象.
第四,靠一定标准化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会随特定观察者而变化.
第五,测量还能帮助人们观察非物理世界的存在.
2、试述测量的主要步骤?
首先,要把测量对象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或形成概念化认识.
第二步对概念进行操作化加工,将它们变为可测量的变量.(先将概念操作化成指标,然后再将指标设计成在调查中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提问.其中构造指标是关键的一步.)
第三步,用测量工具对测量对象进行观察,这是"资料收集”的任务.
3、试析量表和指数的联系和区别?
量表和指数都是对抽象概念进行复合测量,即基于一项以上资料的测量.量表能测出变量的大小,反映出变量的强弱结构,因此能获得比指标测量更多的信息.从测量层次看,量表测量仍属于定序层次.从使用频率看,指数比量表运用得更加频繁.
4、试述处理缺失值的常用方法?
首先,如缺失值占的比重不大,可考虑删除那些有缺失值的被访者.考虑:一是剩下的数据是否还能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二是否会使样本代表性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到分析结果.
其次,如果指数有多个指标,可以考虑用已有数据的平均值来代替缺失值.当指标太少时,最好不用平均值方法.
第三,在大样本和指标较多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随机方法给缺失值赋值.如果在统计分析时还要将该指数与其他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则最好不要采用随机赋值的方法,因可能会增大相关分析中的误差.
5、试论述各种信度与效度的不足之处?
再测信度是最简单、最直接评估信度的方法.不足:第一次测量产生的"练习效应”会对第二次测量产生影响,如缩短两次测试的时间间隔比较容易回忆出测试的题目,延长间隔则容易受外部影响而变化.
复本信度是等值性信度的一种,比再测信度的工作量大,但完善的复本是很难构造的.
折半信度,没有一种理论推导,严格证明其有效性.带有一定随意性.
表面效度最容易评估、也是最基本的效度类型,但没有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一方面它的评估比较容易受到测试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每种测量方法总有一些表面效度,很难判定哪个测量不具备表面效度,也就无法评估测量质量.
内容效度是通过主观判断来实现的,但由于有概念定义作为客观依据,随意性比表面效度小.
效标效度的不足之处在于效标的选择,仍然是靠主观判断的,有些作为效标的测量工具,只是被假定是有效的,没有理论依据.
本文标签:贵州自考 学习笔记 09年自考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指导第六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crzkw.cn/)
⊙小编提示: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4年贵州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贵州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贵州自考便捷服务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入考生微信群
①学习交流、②考试提醒、③自考解答
④自考资料、⑤新闻通知、⑥备考指导
贵州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贵州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
以及各类学习微信公众号
- 热点文章
-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