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自考《中国传统道德》练习题及答案
编辑整理: 贵州自考网 发表时间: 2020-05-29 【大 中 小】 点击数:
2020年贵州自考《中国传统道德》练习题及答案
比较分析儒、墨、道、法四家义利观的得失
儒家贡献:1)儒家追求并弘扬仁义;2)义利观上,儒家主张先义后利;(3)儒家主张私利服从公利;(4)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际和谐。失误:(1)看到了义和利的对立,没有看到二者是一个统一体,其表现就是重义轻利,甚至是存义忘利、去利怀义。(2)在肯定和追求公利的同时,在理论上却不言利,甚至在情感上耻于言利,(3)在价值导向上,儒家强调义高于利的绝对价值,但把实现这一高尚的人生理想的希望寄托在贪婪而自私的地主阶级及其王侯权贵身上,看不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动力。墨家贡献:(1)墨家看到了义利的统一,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即尚义又贵利。2)墨家在价值导向上追求天下、国家、人民之大利、公利。缺陷1)看到了义利之统一,却忽视了其对立。2)把义归结为利,认为义即大利、公利。因而在认知方法上、思维方式上又有简单化、绝对化的趋势。3)墨家义利论中还有一种狭隘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法家贡献:(1)现实精神;(2)明确区分了公利与私利;缺陷:(1)概念内涵上的简单化,只承认公利中的地主阶级的利益这一特殊形态,抹杀了其它形态及其丰富内容,对私利也未提示其丰富的内涵。(2)公私关系上存在简单化、绝对化的缺陷,他们只看到了对立,却无视统一。(3)法家完全否认义的存在和功能。4)把利看成是最高的、最根本的追求和价值。法家完全否认道德的存在和功能(5)法家的义利观在道德价值导向上几乎一无可取。道家对先秦义利论几乎没有什么贡献,但思维方式上有其优势,认为义利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对立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对立。
传统伦理中诚信观
诚信,即诚实而有信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倡导的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1古代思想家认为,诚实守信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2"诚信”的道德观念表现在人际交往和具体行动中,就应该诚实不欺,遵守诺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3"诚”是真实无妄、专一不二的一种道德信念和主观精神,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义利关系?
1)市场经济与仁义道德不能对立,应求统一。2)坚持"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1正视物质利益在社会进程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2把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作为社会主义应有之义。3提倡在不同利益追求发生矛盾时,作出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价值选择,强调国家、人民、个人三者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3)唱好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在全社会提倡"义利统一”的道德价值导向,必须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互相联系。
朱熹对儒家伦理贡献
1)承继程颐、程颢之理学,以弘扬儒家伦理为核心,整合了儒道佛三家伦理思想,完善和创立了理学体系;2)把"三纲五常”视为天理,主张修德之实在于"去人欲,存天理”;3)兴书院、授理学,以理学化了的"四书”为教本,培养治国治世之才; 4)他为白鹿书院订立的学规与教规,影响后世教育700多年。提出"五教”与"四要”。"五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四要”,为学、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为学之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想怎样生活,就想别人也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别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是什么?自己想站得住,同时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君子应像天宇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有人问孔子: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怨恨,怎么样?孔说:假如是这样,那用什么往返报别人的恩德呢?应用直率回报别人的怨恨,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恩德。
本文标签:贵州自考 中国传统道德 2020年贵州自考《中国传统道德》练习题及答案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crzkw.cn/)
⊙小编提示: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4年贵州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贵州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贵州自考便捷服务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入考生微信群
①学习交流、②考试提醒、③自考解答
④自考资料、⑤新闻通知、⑥备考指导
贵州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贵州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
以及各类学习微信公众号
- 热点文章
-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