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贵州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贵州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http://zsksy.guizhou.gov.cn/)为准 登录  网站导航

贵州自考网

自考热线:400-0929-629

2018年贵州自考市场消费经济学章节讲义六

编辑整理:  贵州自考网 发表时间:  2018-09-30   【   点击数:

第六讲: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

劳动供给决策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个人劳动与闲暇时间的分配,有酬劳动和家务劳动的分配,退休年龄的选择以及妇女劳动参与等问题,我们这一章只和同学们分析消费者如何在劳动和闲暇之间选择,也就是消费者个人如何去分配劳动和闲暇时间。因此,这一章我们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见课件。

消费者在收入与闲暇之间的选择

关于消费者如何在收入与闲暇之间选择,我们还是借助选择模型来建立劳动供给模型。我们可以将劳动供给决策看成是一种消费者时间利用方式的选择,消费者时间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用于闲暇,一是用于工作,因此,消费者到底提供多少劳动的决策可以视为消费者在劳动和闲暇之间的选择,这和消费者在若干个产品之间进行选择的原理是一样的。

但与普通商品有一点不同,一般的商品的效用是由商品本身提供的,但劳动的效用不是由劳动本身提供的,而是又用劳动收入进行消费提供的。如果消费者想购买更多的商品,就必须有更多的收入,要想有更多的收入就必须延长工作时间,这样闲暇时间就缩短了,反之,如果消费者想得到更多的闲暇,那么工作时间就必然减少,收入随之降低,因而可供消费的商品就会减少。

在前面,我们分析过,消费者收入增加后,并不一定立刻用于消费,人们会选择是现在消费还是在将来消费,但现在,我们不做这种区分,假如个人将把自己的全部收入在现期用完,因此,收入的增加会直接转化为商品的增加。这样,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就可以直接被当做他在收入与闲暇之间进行选择。我们假定用于吃饭睡觉以及其他维持生命的时间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那么剩下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每天大概18小时)可分配与工作与闲暇。

上图的横坐标代表闲暇的时间,纵坐标代表通过工作获得的收入。横坐标的最大值为18,这是闲暇与工作两项时间的总和。纵坐标的最大值为180,这表示将18个小时全部用于工作能够获得的收入。图中的斜线即消费者面临的闲暇与收入之间的预算约束线。该线的斜率表示收入与闲暇之间的替换关系。即工资率,也就是每小时的收入。图中可以看出,工资率为每小时10元。

和消费者在两种商品之间进行选择一样,劳动者将根据自己的偏好在预算约束线上选择一点,消费者具体会选择哪一点呢?他会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来进行选择。为了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消费者在预算约束线上选择的点必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在这个模型中,表示为消费者新增加闲暇的效用等于新增加工资的收入。当然,不同的消费者对收入与闲暇的偏好是不同的,因为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均衡点也是不同的。

比如,小王,小陈和小李,是三个偏好不同的人。

小王是那种把生活中物质性的东西看得比闲暇更重要的人,他愿意放弃多个单位的闲暇来换取一个单位的商品,我们通常称之为物品偏好者,当然,要得到这样的物品,必须要放弃闲暇,增加劳动,因此这样的人也是工作狂。对于小王,他在预算约束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均衡点将位于预算约束线的左上方,即E1点,靠近纵坐标,即闲暇时间爱你少,工作时间长。

与小王正好相反,小陈则是更看重闲暇的人,对他来说,在同等条件下,每单位商品给他带来的效用小于每单位闲暇的效用,我们通常称之为闲暇偏好者,因此,他会选择预算约束线右下方靠近横坐标的点,比如E2点。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小李,小李对闲暇和收入的偏好程度大致相同,那么他可能在预算约束线的中间选择一点,比如E0点,即拥有10个小时的闲暇时间,同时工作8个小时,获得80元的收入。这说明对于小李来讲,在这一点工作的边际收益正好等于放弃闲暇的边际成本。

一般来讲,消费者不会选择预算约束线的端点,即预算约束线与坐标轴相交的点,毕竟收入和闲暇对消费者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品”。

当人们在预算约束线上选择均衡点的同时,也就确定了他们的劳动供给量,对于均衡点的选择,除了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外,还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财富的增加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人们的收入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种。

凡是没有通过自身劳动而获得的收入都属于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的种类很多,比如各种事业保障、医疗养老保险,以及遗产等,此外,人们对象的劳动收入也可以看成是另一方的非劳动收入,因为他不是靠自己的劳动供给得来的收入。

消费者的非劳动收入变动时,也就意味着消费者的财富发生变动。工人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财产,因为工人的技能可以按一定的价格出租给雇主。一个人工资越高,表明其技能财产的价值越高。如果一个人财富增加,这时,收入与闲暇之间的替换关系并没有改变,即斜率没有改变,所以预算约束线是平行的向外或向内移动。如果财富增加,财富增加,说明人们的处境变得更好,预算约束线将平行向外移动,此时,消费者愿意享受更多的商品,我们假定闲暇是一种正常商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收入增加而工资和偏好不变会导致消费者对闲暇需要的增加。因此,预算约束线的外移会引起闲暇时间的增加,这样,消费者劳动供给就会相应的减少。

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成,在非劳动收入增加后,预算约束线由BC移动到B1C1,消费者选择的均衡点由E0移到点E1,闲暇时间和收入都有所提高,劳动供给时间减少,反之,当一个人的处境变坏时,如原来的非劳动收入来源减少或消失时,工资率不变,他愿意工作的时间就会增加,劳动供给就会增加。

工资增加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工资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价格的变动,他的变化将导致闲暇与收入之间的替换关系发生变化,即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发生改变。如果工资增加,那么对于劳动供给者来说,现在每放弃一个消失闲暇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因此,预算约束线将以下方的端点为支点向外旋转,如图所示,当这个人工资增加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增大,向外旋转,显然,工资的增加使得他的处境变好了。

在前面,我们讲过,某种商品价格增加的效应分解成两个部分:一是收入效应,即价格升高人们的实际收入降低,意味着人们的处境变坏,将会减少对这种商品的消费;另一个是替代效应,即价格上升后人们会用其他商品来替代这种商品。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这两个概念同样适用于工资增加的效应。工资提高时,消费者的处境变好,在维持同等消费水平的前提下,消费者可以享受更多的闲暇,即他可能会减少对工作的需求,但收入不降低。这个就是收入效应,他会导致劳动供给的减少。于此同时,由于工资的增加,消费者每多工作一小时所获得的收入更多,这又会激发他工作更长时间的欲望,这就是替代效应,他将刺激劳动供给的增加。

由于工资变化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方向是相反的:即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导致更多的闲暇和更少的劳动供给,而替代效应却导致更多的劳动供给和更少的闲暇。所以工资增加即可能导致闲暇的增加,也可能导致闲暇的减少,最终劳动供给是增加还是减少,这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哪个大哪个小。比如这张图中,

假定在工资增加前,消费者根据他个人的偏好权衡了收入和闲暇之间的关系并选择的E0点,工资增加后,预算约束线向外旋转,由BC转到B1C,他将在新的预算约束线选择某一点,如果对于他而言,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那么工资增加后他会减少工作时间,他的选择将会出现在E0点的有方,比如E3点,如果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那么工资上升后他会工作的更多,他的选择点就会出现在E0点的左方,如E1点,当然,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增加后,消费者的闲暇时间和劳动时间都没有发生变化,即他的选择点由E0变为E2,当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劳动供给曲线

以上我们分析了消费者如何在闲暇和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下面,我们就来推导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工资水平下,消费者都会有一个愿意的劳动供给量,即他们愿意工作的时数。将不同的工资水平下的劳动供给量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该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课件上描述了两种形式的劳动曲线。

A显示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的劳动曲线,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增加,因此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

B显示了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的劳动曲线,当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减少,因此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延伸。

同学们可能有点糊涂了,劳动供给曲线的性质究竟是向右上方还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呢?

刚才我们说了,随着工资的上升,人们的处境变得更好了,收入效应优势人们工作减少,但同时替代效应又在抵消这种作用,因为更大的工作回报能够激励人们工作更长的时间,也就是增加劳动供给。这两种效用谁占优势,谁就决定着劳动供给曲线的走势,但是,这两种效用的任何一种都由可能占有优势。因此,单凭经济理论,我们无法得知某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随着工资的增加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

但是,虽然我们不能准确的判断某个消费者某个时刻工资的增加会导致他增加劳动供给还是减少劳动供给,但是根据经济学家对客观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一条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它被称之为: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因为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向后弯曲。它的形状与我们平常看到的供给曲线不一样,当工资从W0增加到W1时,工作时数随工资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工资增加到W1后,工资的增加将造成劳动供给的下降。这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将得到应证。

劳动供给弹性

工资的变化会引起劳动供给的变化,这个观点我们已经可以接受了,但劳动供给对工资变化的反映程度的大小如何来衡量呢,这就是我们即将要讲的劳动供给的弹性。

与需求的价格弹性类似,劳动供给弹性指的是某一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对工资变化的反应程度。他等于劳动供给变化量的百分比与工资变化的百分比之比。

由于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即可能大于0也可能小于0,所以劳动供给弹性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当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时,劳动供给弹性系数为正,即工资的增加会引起劳动供给量的增加,反之,工资的减少会导致劳动供给量的减少。

如果劳动供给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我们称之为弹性充足,或者是富有弹性,反之,则成为弹性不足,或者缺乏弹性。


本文标签:贵州自考 经济类 2018年贵州自考市场消费经济学章节讲义六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crzkw.cn/

本文地址:http://www.crzkw.cn/zl_jjl/18330.html


小编提示: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4年贵州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贵州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贵州自考网课程中心

贵州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贵州自考便捷服务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入考生微信群
①学习交流、②考试提醒、③自考解答
④自考资料、⑤新闻通知、⑥备考指导

  • 视频课程
  • 真题下载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修03706

内科护理学(一)

内科护理学(一)

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一)